【台灣媒體】 媒體素養都很爛嗎?為何記者怎麼都問這種問題?新聞亂象之傻傻分不清楚,原因在哪呢?

前言

在開始之前想說,自己並非新聞上那些資深媒體人士,只是以一位台灣公民視角出發,發表一些對於現今媒體生態圈的看法,和分享一些身為學生都看不下去的亂象,可能內容也不會那麼客觀,都是比較偏重自己想法。

台灣媒體究竟怎麼了

腥羶色、假新聞、亂帶風向、過多廣告置入?


媒體素養認知

媒體簡單來說呢,指在各種環境中以適合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取用、分析、評估含製造資訊的能力,又稱媒介素養,主要教育對象為社會大眾。(網路文章參考)

#媒體都應該客觀嗎?

先不扯新媒體,光那些傳統電視台說真的幾乎沒有一台是公正且完全客觀的,尤其一講到政治那個立場對比十分鮮明,去除那些社會事件或普通新聞報導半斤八兩,本質上差沒多少

或許就是正因為平常內容差距不大,才導致每間電視台為了更高收視率和廣告收支才去發展各自不同的(顏色)特色,正因為他們作出差別才會吸引自己的客群,我想這就是台灣好的地方,能充分地享受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但近幾年卻感覺過度濫用了這個美好的權利而時常遊走在新聞自由和法律的灰色地帶。

#原有想法

本應教育觀眾應站在不同立場刺激想法,進而達到思考和判別之目的,但隨著網路新聞出現,許多假新聞層出不窮,而觀眾的媒體識讀能力也跟著下降,不禁感嘆正因為這些新聞媒體受黨派惡鬥而喪失新聞價值。

#腥羶色? 民眾口味越來越重?

人總是對一些表面下見不得人的事情感到好奇,甚至有人願意看更多相關內容自掏腰包,我覺得有時候並不是媒體素質下降而是社會在變,人們胃口被越養越大,因為有人想看有群眾而且還不小,有流量就又金流自然才會有人因為誘惑而去做。

明明是沒甚麼內容的報導,卻不知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看。有的人就喜歡八卦新聞版、之前嚴重的案例就是狗仔追逐跟拍,導致名人車禍不幸身亡。黛安娜黃妃事件

不然就是深夜社會案件那種,或是進問些很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問題,才有老一輩的人說 : 少壯不努力,老大當記者一番話那台灣媒體到底是在爛幾點的?

以下影片可提供參考。來源至公視P#新聞實驗室


電視新聞該讓廣告商置入?

#媒體收入來源

古今至此,亙古不變的道理是,哪裡能讓公民吸收資訊,從早期報章雜誌就有廣告投放,從以前的報章雜誌到現今網路爆炸的時代,電視劇和許多網站、部落格文章都非常氾濫,畢竟流量就是金錢,而其實這也是媒體生存的方式之一,不管到哪個時代永恆不變的道理。

早期報紙就有許多廣告

有時候我們看見甚至連新聞上都會出現類似置入性行銷,甚至有的電視台為了生存還會幫人賣廣告做專題等,早已見怪不怪了。

#閱聽人觀感上?

其實不管是對閱聽人觀感上並不很好,媒體不應該要教育群眾有意義且具有內容的報導嗎?我想有時候理想總是與現實無法混為一談,電視台要生存需要資金,廣告商提供資金讓他們做投放,或許建立在商業互惠的模式下是合情合理的,他們可以知道民眾族群分布、喜好,年齡等,進而去投放相關廣告,但長期來說當頻率越來越高,站在閱聽人的角度真的不是這麼好。

(如以下廣告XDD)

雖然隨著許多新媒體、自媒體的誕生,電視台觸及率大不如從前,未來受眾群年齡都在提高,年輕人大多在網路上查看資訊,廣告投放率應該也不會像之前那麼普及,電視台也漸漸地將重心轉到網路上,反而會多花心思在網路行銷方面。


總結

其實台灣還是有很多好的媒體,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艘船人,因那些少數媒體而去抨擊所有媒體,還是有某群人持續地為讀者推出好的內容及報導;記者們其實也非常辛苦,一天也就24小時,總不可能每天都維持一定水準的報導吧….(是要逼死誰),再說新聞台不間斷輪播,同業市場競爭激烈本身就已經夠不容易生存了,台灣人也應自身檢討,想清楚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水準,否則既使提供再優質內容都顯得一無是處了。

看更多文章


哈囉大家我是R。

平常就喜歡關注新聞上大大小小事件,近期內真的看不下去台灣媒體生態,其實也是單純分享,若你有不同觀點也能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喔 !


【自由接案經驗談】為何現代年輕人總愛喊窮?寧願接案,也不願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新聞常常在報導說,現代企業面臨大缺工,企業都找不到員工?但年輕人從事工作的數量,相比過去真的有比較少嗎?筆者是一位自由接案工作者,今天主要想要來分享,身邊一些上班族和正在接案朋友們的想法,究竟企業是缺工還缺奴工?本文會從兩個層面去為大家分析~
Read More

【工作分享】職場菜鳥初體驗之成長歷程,為何選擇夢想動畫?影音行銷都在做什麼?|學習心得統整

那以防萬一有讀者沒看清楚標題,筆者本人非動畫師,所以可能在動畫製作上面的經驗分享有限XD,今天這篇文章比較算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自我檢視,如果說你是剛畢業的新鮮人正在找第一份工作,或是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對你來說會有所幫助!
Read More